□ 郝凱
萬萬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,每逢接孩子放學,家長們見面,常聊一個話題:你家孩子報了幾個興趣班?在孩子成才這件事情上,家長們頗有雄心壯志。
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,家長應該給自己報個什么班?這個問題各位家長可以問問自己的孩子,或許能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答案。在多數(shù)孩子看來,家長同樣需要“補課”??墒聦嵣?,很少有家長像要求孩子那樣要求自己。
前不久,教育部等17部門聯(lián)合發(fā)布《家校社協(xié)同育人“教聯(lián)體”工作方案》,對學校、家庭等各育人主體的職責分工進一步作了明確規(guī)定,指出學校要聽取家長、社會對學校的意見建議,家長要履行家庭教育主體責任,主動協(xié)同學校開展教育。相信隨著實踐的推進,家校分工協(xié)同將更加清晰明朗。而作為家長,也應與時俱進,主動學習、自我革新,這樣才能走出“一步不能落下”的焦慮,給孩子們最想要也最適合的教育。
協(xié)同育人,學校是“主陣地”,家庭是“大后方”。如何幫助家長成長?不少地方都開始行動起來。例如山東聊城成立“校家社講堂”專家講師團,圍繞“政策解讀與家教理念”等12個主題,制定了覆蓋全學段的40節(jié)課,為全市家長傳授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辦法;四川成都錦江區(qū)出版了涵蓋中小幼全學段的“智慧家長家庭教育指導叢書”12本,為家長提供了豐富的案例、全面的問題診斷和系統(tǒng)的方法指導;山西長治一所中學開展“家長大講堂”“家長沙龍”,家長們主動走上育人實踐舞臺……這些地方顯然將家庭教育擺在了更重要的位置,也讓我們看到了家校社協(xié)同育人蘊藏的無限可能性。
各位家長都曾是孩子,做孩子的時候,不理解父母的教育方式;等自己成為父母,又被該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所困擾。一部電視劇里有這樣一句臺詞:“爸爸也是頭一次當爸爸,所以,請體諒一下。”這句話打動了無數(shù)年輕父母的心,也是為人父母的真實寫照。不過,我們不能一直拿這句話當擋箭牌,心安理得當“甩手掌柜”,然后與自己和解。好的家庭教育是一場雙向奔赴,是親子的共同成長。圍繞孩子身心全面健康發(fā)展這一目標,家長要在教育互動中持續(xù)發(fā)力,做到不缺位也不越位,多參與但不代勞,方能打破隔閡、消弭分歧。父母好好學習,孩子天天向上,不正是我們期待看到的場景嗎?
2024-12-19 10:53:57
2024-12-19 09:37:13
2024-12-19 09:18:46
2024-11-21 08:52:06
2024-11-13 14:35:34
2024-01-26 09:11:53
聊城新聞網(wǎng) 2006-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/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(lián)合主辦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(wǎng)安備 37150202000134號
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編號: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(jīng)營許可證(魯)字第720號
本網(wǎng)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8663509279 舉報郵箱:lcxw@lcxw.cn